(作者:陳少軒|晴武學武術文化推廣館 創辦人)
為什麼大家想速成防身?
很多人問我:「如果完全沒練過武術,能不能快速學會防身?」
會問這個問題的人,大多是因為現實壓力——最近社會案件頻傳,讓人開始意識到自己手無寸鐵時有多脆弱。
想速成,無可厚非;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、金錢、精力長年累月去練武。
🧭 前言:先說清楚,這不是「學武術」的替代方案
如果你有時間、有資源,也願意長期投入,那就去學一門武術——最好是同時包含打擊技和摔技的類型。找個有真功夫的好教練,比什麼都強。
但我知道,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刻去報名武館學習。這篇文章就是寫給以下這些人看的:
- 完全沒有武術經驗
- 有街頭防身需求
- 沒有教練、沒有課程資源
- 想在短時間內獲得「最低限度的自保能力」
- 基於這個前提,我設計了一套「速成式防身訓練法」。不用追求技術精準,只求在危機中撐過去、不當受害者。
1️⃣ 建立「戰鬥型態」:膽量與冷靜比技巧更重要
俗話說:「一膽、二力、三功夫」。
大多數人在突發危機時失敗的原因不是技術不夠,而是驚慌、僵直、逃避。
🧠 心理學研究顯示:人在突發危機中(如街頭襲擊)最常出現的反應不是逃跑,而是僵住(Freeze)。
訓練的目的,就是要在這個關鍵時刻打破僵直本能。
🎯 目標:
學會進入戰鬥狀態
- 冷靜呼吸、不退縮、不僵住
- 雙手護身(手掌打開在身前)、雙腳微彎站穩
🏋️♂️ 訓練方法:
有夥伴版本:讓朋友拿泡棉棒不斷攻擊你,你只要站穩、防禦、眼神鎖定攻擊路徑。
👉 初期看對手,熟練後專注於追蹤泡棉棒本身的速度與方向。
無夥伴版本:假想攻擊者,面對鏡子或木人裝模擬反應。
🔑 關鍵不是「閃躲」,而是學會面對壓力、不逃避。
2️⃣ 學會「衝撞與出手」:壓力下仍能動作不中斷
街頭衝突往往是近身貼靠、壓迫式的,你得學會在身體被壓迫時仍能反擊。
🎯 目標:
壓力下依然能出手,培養「貼身時也能攻擊」的直覺反應
🏋️♂️ 訓練方法:
有夥伴版本:讓朋友拿枕頭、龜形靶貼近你臉部、上半身推擠你。你需持續用雙掌拍打靶子,不間斷出手。
無夥伴版本:找面牆,額頭頂住(可墊毛巾),模擬壓力,同時拍掌攻擊。
⚠️ 安全提醒:務必暖身後進行,並確保使用柔軟、安全的器材,避免造成頸椎、肩膀或手腕拉傷。
3️⃣ 單一摔技:「絆腳摔」是最容易上手的技巧
摔技難度高,但「絆腳摔」動作直覺、自然,非常適合新手。
🎯 目標:
利用身體力量與節奏破壞對方平衡
- 適合身材瘦小或體力有限的人
- 🛠 操作要點:
- 雙手抱住對手脖子或軀幹
- 手臂互抓固定
- 左右擺動、旋轉(中國跤心法:「好跤是轉出來的」)
- 找時機用腳鉤住對方腿,讓其失去平衡
🔄 重心絕對不能倒!
📌 建議找朋友模擬。若無人協助,可用籃球架柱子或粗樹幹練習掛腳與擺動重心。
4️⃣ 打擊方式:「掌擊」比「揮拳」更實用
為什麼不推薦拳頭?因為:
- 握拳容易情緒上頭、失去冷靜
- 新手拳擊疲勞快、不耐打
- 新手拳擊容易受傷(手腕、手指、拳面)
🎯 目標:
穩定、連續、有效的攻擊
- 掌擊可打出爆發力又不易受傷
- 重點攻擊部位:
- 👁 眼睛
- 👂 耳朵(拍耳可讓人暈眩、耳鳴)
- 👃 鼻子
- 🫁 胸部下方(下肋無肌肉保護,是人體弱點)
- 🥜 打檔(不解釋,沒人扛得住)
- 👊 例外訓練:
可練慣用手的單一重拳,動作簡單,力求一擊見效。
5️⃣ 條狀武器使用:拿得起就能防身
街頭最容易取得、最實用的防身武器就是「條狀物」。例如:
- 雨傘、掃把、登山杖
- 警棍、甩棍、PVC 管、伸縮椅腳
- 🎯 目標:
- 熟悉周遭工具,作為「延伸攻擊力」
- 練習基本橫掃、直戳
- 🧪 自訓方法:
拿 PVC 管對著沙包或枕頭練習節奏感(例如:3次橫掃+1次戳擊)。
🔚 總結:防身不是「變強」,而是「撐過去」
防身的目標從來不是擊倒對手,而是創造逃脫空間,安
全離開現場。
這套訓練方法不會讓你變成高手,但它能幫助你:
- 在真正危機時不僵住、不驚慌
- 學會有效出手,創造反擊與逃脫的機會
- 養成「隨時準備」的防身意識與基本反應
- 🚀 進階建議:當你已經能穩定訓練後,可進一步學習基礎腳步移動、身形閃躲、硬功防禦等技能。
想更進一步提升自保能力?不要猶豫,找一位真正懂實戰的教練開始系統訓練,才是最可靠的長期方案!
🫵 最後提醒:
速成防身可以做到,但目標是生存,不是制敵。
- 反應時間、警覺性,比招式更重要。
- 如果有條件,長期練武永遠是最好的選擇。
🥷我附上簡易課表,大家可以依照這個課表去調整自己的訓練方案
1️⃣第一天 建立戰鬥型態+基本出手
(每項5~15分鐘)
1. 熱身(關節活動+深呼吸)
2. 戰鬥型態練習(面對鏡子或泡棉棒攻擊)
3. 壓力防守練習
4. 掌擊練習(對枕頭或沙包)
5. 收操(伸展放鬆)
☑️學會冷靜面對壓力、建立穩定護身姿態,不求動作精準,只求不僵直。
2️⃣第二天 壓力中出手+絆腳摔練習
(每項5~20分鐘)
1. 熱身(特別注意頸、腰)
2. 壓力中連續掌擊(枕頭推擠或牆面練習)
3. 絆腳摔初步(朋友或樹幹模擬)
4. 單一重拳練習(選擇性)
5. 收操 每項5~20分鐘
☑️在貼身壓力中,依然能連續出手。熟悉摔技節奏,注意重心穩定。
3️⃣第三天 條狀武器+綜合演練
每項5~20分鐘
1. 熱身(加強手腕手指)
2. 條狀武器攻擊練習(PVC管等)
3. 防守反擊模擬(掌擊+逃脫)
4. 綜合小演練(自訂流程)
5. 收操
☑️熟悉「隨手可得武器」,整合前兩天技能,培養一氣呵成的反應流程。